关注协会公众平台
了解最新行业动态
时间:2025-02-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豪鹏科技越南工厂落成;宁德时代获19gwh储能订单;冠宇集团马来西亚新能源项目奠基开工;创天科技10亿元电池材料项目落户湖北;中贝约20亿元电池项目投产;黔钠科技22.43亿元钠电项目开工;珠海冠宇获国内某知名新势力车企定点函;恩捷股份斩获35.5亿㎡隔膜大单;中车×鹏辉联合开发风鹏电芯688ah顺利下线;利元亨与波兰储能龙头企业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
1月17日,豪鹏科技全资子公司越南精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举行工厂落成典礼。
据悉,该工厂位于越南海防市南亭武工业园区,占地13,650平方米,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等产品,该项目不仅能满足全球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更将推动越南当地经济结构的转型,为当地工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1月21日,冠宇集团马来西亚公司unimx technology malaysia sdn.bhd.新能源项目奠基仪式圆满举行。
冠宇集团马来西亚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预计不超过20亿元,计划于2025年底投产。这一项目的实施,是冠宇对全球化承诺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深远布局。
1月21日,据“东宝招商”消息显示,近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与广州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创天科技)签约年产2万吨纳米高纯光电专用材料项目。
创天科技此次继续投资10亿元,在东宝化工循环产业园建设2万吨纳米高纯光电专用材料项目,主要生产纳米高纯氧化物、高纯氟化物等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新能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领域。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5亿元,税收6000万元。
1月22日,璞泰来发布了《关于延期并继续实施募投项目的公告》。
公告称,公司2022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年产1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项目”,项目进度有所延后,预计无法按期完成。基于对行业未来发展信心和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公司将延期并继续实施该募投项目。
1月22日,据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简称:日产汽车)凯发k8旗舰厅官网消息显示,公司与福冈县和北九州市签署了选址协议,将在福冈县北九州市若松区的hibikinada地区建设一家生产磷酸铁锂(lfp)电池的新工厂。
该工厂年产能为5gwh,预计投资1533亿日元(约71.56亿元人民币),工厂计划于2025年开工建设,预计2028年开始运营。
1月22日,据“蜀山发布”消息,近日,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运河新城的中贝(合肥)动力及储能电池pack项目实现投产。
据了解,中贝(合肥)动力及储能电池pack项目总投资约20亿,一期占地面积约70亩,设计产能5gwh,主要生产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为新能源车企和光储建设项目提供锂离子电池系统。预计2025年产能将超过20亿元,一期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近40亿元。
近日,黔钠科技在贵州镇远县钠电池生产及pack集成配套项目的开工。
该项目位于黔东经济开发区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占地面积达218亩,总建筑面积规划为16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2.43亿元,计划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将建设1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并配备一条年产1gwh的钠离子圆柱形电芯生产线和一条新能源关联产品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二期则将建设1.5gwh的正极材料及电芯pack生产线,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
近日,德方纳米公告,公司与amsterdam fertilizers b.v.签署《合资企业协议》,公司与amsterdamfertilizers拟共同增资icl bm, s.l.,(以下简称“项目公司”),增资完成后项目公司由amsterdam fertilizers持股80%,公司持股20%,项目公司主要生产磷酸铁锂,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85亿欧元。
1月17日,龙蟠科技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5.95亿元至6.9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2.33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6.45亿元至7.5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2.4亿元。
龙蟠科技表示,2024年度,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关系格局发生变化,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在行业底部区间持续运行,磷酸铁锂产品价格较2023年有较大幅度调整,叠加部分产品的存货跌价损失以及资产减值、商誉减值等事项影响,外加公司因计提港股上市费用和少数股东金融负债等原因产生了较大金额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计亏损。
同日,龙蟠科技公告显示,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新销售框架协议和新采购框架协议,以替代即将到期的过往协议。新协议的有效期均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根据新协议,龙蟠科技将向宁德时代采购所需锂云母等碳酸锂原材料,采购上限为13.2亿元。同时,宁德时代及相关单位也将向龙蟠科技采购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上限设70亿元。
1月19日,雅化集团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2.8亿元至3.3亿元,同比增长596.26%至720.6%。
雅化集团公告表示,报告期内,锂盐产品销量大幅增加,优质头部客户订单稳定,公司加强生产运营各环节管控,加强矿、产、销平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公司全年经营业绩回升向好,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1月20日,天际股份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亏损12.5亿元—1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664万元。
2024年度天际股份经营出现亏损,主要原因如下:
(1)由于主导产品六氟磷酸锂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天际股份作为六氟磷酸锂行业主要企业,产销规模较大,三家主营六氟磷酸锂产品的子公司均出现亏损,亏损总额超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约2.5亿元。
(2)天际股份主营产品六氟磷酸锂对应行业仍处于下行周期,行业产能阶段性过剩,预测未来盈利能力下降,所属资产组商誉经测试发生减值,预计减值金额10亿元左右。此次计提减值准备后,六氟磷酸锂资产组对应商誉剩余账面价值约4.4亿元。
(3)天际股份全资子公司常熟新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特化工”),受2024年上半年技改扩产停产及主要产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预计2024年度未完成业绩承诺,所属资产组商誉经测试发生减值,减值金额0.5亿元左右。此次计提减值准备后,新特化工资产组对应商誉剩余账面价值2.8亿元左右。
1月21日,宁德时代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收3560亿元至3660亿元,同比下降11.2%至8.71%;归母净利润490亿元至530亿元,同比增长11.06%至20.12%;扣非净利润440亿元至470亿元,同比增长9.75%至17.23%。
关于业绩的变化,宁德时代表示:1、尽管公司电池产品销量有所增长,但由于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产品价格相应调整,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上升,主要得益于公司技术研发能力与产品竞争力的持续增强。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推动创新,积极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持续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在不同市场和应用领域取得良好表现,进而推动业绩稳健增长。
1月22日,蔚蓝锂芯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2亿元—5亿元,同比增长198.26%—255.07%;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3.6亿元—4.4亿元,同比增长222.91%—294.67%。
关于业绩的变化,蔚蓝锂芯表示:2024年度,随着电动工具海外客户去库存结束恢复采购,以及公司在智能出行等领域的拓展,锂电池业务呈现同比持续增长态势,公司锂电池销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同时,随着led芯片行业市场持续回暖,受益于公司在mini led等显示领域的持之以恒的布局,公司led业务表现出色,利润贡献同比大幅增长。
1月23日,鹏辉能源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亏损1.65亿元—2.3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310.2万元。
鹏辉能源表示,2024年,由于上游材料碳酸锂价格有较大幅度下跌,再加上市场竞争原因,公司储能锂电产品单位售价降幅较大,从而影响了收入和毛利;产品降价也导致期末计提了较大金额存货跌价准备,从而影响盈利。另外,由于个别客户信用问题,公司计提了较大金额坏账准备,影响盈利。
1月23日,道氏技术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1.4亿元—1.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789.4万元。
公司 2024 年度经营业绩扭亏为盈主要原因系:2024年,道氏技术三元前驱体和阴极铜出货量同比去年有所提升。公司海外市场出货量占比增长,出口业务收入持续增加。
2024年,道氏技术主要铜、钴产品产能释放,产量实现增长,综合规模效益显现:阴极铜产量40883吨,同比增长约32%;钴中间品产量1743吨金属量,同比增长约227%。
2024年,金属铜市场价格维持较高水平,道氏技术刚果(金)子公司mjm和mmt处于满产满销状态,为公司业绩做出重要贡献。
1月23日,天齐锂业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亏损71亿元—8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2.97亿元。
天齐锂业表示,尽管公司2024年度及2024年第四季度锂化合物及衍生品的产销量分别实现同比、环比增长,但受到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2024年锂产品的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大幅下滑趋势,公司锂产品销售价格及毛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同时受公司控股子公司talison lithium pty ltd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存在时间周期的错配影响,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1月25日,赣锋锂业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亿元-2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142.45% – 128.30% 。
赣锋锂业表示:1、受锂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公司所持有金融资产的价格在报告期内受到明显冲击,较期初呈现下滑态势。其中,pilbara mineralslimited(pls)的股价跌幅尤为显著,直接导致公司产生了较大规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 16.40 亿元。2、本报告期内,主要系受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锂盐及锂电池产品销售价格下跌,虽然产品出货量同比增加,但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降。此外,公司根据会计准则对存货等相关资产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故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1月17日,在阿布扎比可持续发展周 (adsw) 上,阿联酋国际可再生能源公司 masdar 宣布全球首个大规模“全天候”光伏储能千兆级项目的首选承包商和供应商。
其中宁德时代作为电池储能系统 (bess) 的首选供应商,将提供19gwh储能系统,采用先进的tener技术,确保卓越的能量密度与可靠性。晶科能源和晶澳太阳能作为太阳能光伏 (pv) 组件的首选供应商;larsen & toubro和中国电建集团则被选为该项目的首选工程、采购和施工 (epc) 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工程建设与交付。据悉,该项目位于阿布扎比,占地90平方公里,总投资约60亿美元,预计将在2027年投入运营。将建设一座5.2gw (dc)太阳能光伏电站,加上19gwh 的电池储能系统,允许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调度可再生能源,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和电池联合储能系统,每天提供高达1千兆瓦的可再生能源产生的基本负荷电力。
同日,恩捷股份披露,预计2024年净亏损5.15亿元-6.6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5.3亿元。公司表示,因近年来公司所处的锂电池隔离膜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叠加下游降本压力,锂电池隔离膜产品价格及毛利下降。
1月24日,珠海冠宇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国内某知名新势力车企定点函。冠宇将为客户开发并供应 12v 汽车低压锂电池,产品将搭载于客户多款高端电动车上。
珠海冠宇表示,汽车低压锂电池业务是公司优势项目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业务,经过前期的投入与深耕,公司在汽车低压锂电池方面的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陆续获得上汽、智己、捷豹路虎、stellantis、gm 及其他多家国内外知名车企的认可,并获得多个车型项目定点函。本次定点的客户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之一,这标志着公司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升,也表明公司汽车低压锂电池业务已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月24日,“利元亨智能装备”消息,1月20日,利元亨与波兰商用车动力电池模组和储能系统制造商龙头企业 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将在动力&储能技术、产品、工艺、装备、软硬件系统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智慧工厂等方面的全方位战略合作,携手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市场的无限可能。
同日消息,利元亨凭借卓越的海外项目执行能力和丰富的项目落地成功案例,成功赢得捷克某储能企业的信任,斩获模组pack线项目订单。此次合作不仅巩固了利元亨在欧洲智能装备市场的领先地位,更彰显了公司在研发创新、工程设计、精密制造、高效组装调试及全方位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的售后服务上的综合实力。
1月20日,格林美发布公告称,为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增强公司在境外融资能力,提升公司国际品牌形象和全球竞争力,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本次h股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1月21日,中车株洲所与鹏辉能源联合开发的风鹏电芯688ah正式下线。
循环方面,凭借万次循环平台技术,风鹏电芯688ah循环寿命成功突破10000次以上,日历寿命超20年,聚焦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通过离子海绵平台技术,电芯能效水平超出96%,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同时,搭载极致安全平台技术,从底层逻辑实现电芯本征安全。储能系统集成方面,风鹏电芯688ah大幅简化了集成复杂性,有效减少零部件分摊和集成成本。储能系统容量,配套风鹏电芯688ah后可提升至6.9mwh,带来更精准的能量配置,为储能电站实现更高经济效益,为客户带来多维价值提升。
1月23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储能发展、油气勘探开发和绿证核发有关情况。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2024年,新型储能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升,据电网企业统计,2024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1000小时,发挥了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顶峰保供及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功效,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分地域看,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区分别为:内蒙古1023万千瓦/2439万千瓦时,新疆857万千瓦/2871万千瓦时,山东717万千瓦/1555万千瓦时,江苏562万千瓦/1195万千瓦时,宁夏443万千瓦/882万千瓦时。河北、浙江、甘肃、广东、湖南、广西、河南、安徽、湖北、贵州等10省区装机规模超过200万千瓦。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国30.1%,西北地区占25.4%,华东地区占16.9%,华中地区占14.7%,南方地区占12.4%,东北地区占0.5%。
从单站装机规模看,新型储能电站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截至2024年底,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装机占比62.3%,较2023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1万—10万千瓦项目装机占比32.8%,不足1万千瓦项目装机占比4.9%。
从储能时长看,4小时及以上新型储能电站项目逐步增加,装机占比15.4%,较2023年底提高约3个百分点,2—4小时项目装机占比71.2%,不足2小时项目装机占比13.4%。
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的同时,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国家能源局以公告形式发布新型储能试点项目和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持续推进智能电网重大专项和储能相关重点研发计划,不断健全标准体系,有力促进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应用。30万千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成投产,推动国产化大容量空气压缩机、透平装备的研发应用,带动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走在世界前列。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落地,进一步深化大型钠离子储能电站应用探索。多地建成构网型储能项目,有效提升新型储能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立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要求,持续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积极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