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官网!

新格局下电池企业提新要求 设备企业该如何应对?-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

关注协会公众平台
了解最新行业动态

《动力电池》6月

时间:2019-07-0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车产业迅速发展,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5.6万辆,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迅速增长,推动着车企纷纷开启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张计划。
    今年5月,广汽集团宣布广汽丰田新能源车产能扩建项目一、二期投资经双方股东批准,两期合计新增产能40万辆/年,计划于2022年全部建成投产;上汽集团旗下两家设计产能24万辆/年的新能源汽车工厂也将陆续投产。6月1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与恒大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斥巨资建设年产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基地。
    国际车企也不甘示弱,大众集团2019年年会上决定原定电动车计划全面升级,未来10年推出的50款全新纯电动车型升级至70款,规划到2020年在中国市场上销售40万辆新能源汽车,2025年实现15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目标等。
动力电池
大众规划十年内推70款新能源车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其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需求。据统计,2011 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仅0.35gwh,到2018年时动力电池装机量已达58.89gwh。然而,高品质的动力电池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此番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大肆扩张,又将进一步加大动力电池的短缺。
动力电池
 
1
动力电池供不应求 开启新的扩产潮
    动力电池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年4月,电动汽车圈的“头号流量”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通过社交媒体称,松下公司电池供应不足,导致其model3轿车产量受到限制,进而导致亏损。
    此外,由于供应问题,奥迪今年将只生产4.5万辆电动汽车,比预期少1万辆。奥迪还将e-tron第二款车型的发布时间推迟到明年。奔驰旗下首款纯电动suv车型eqc,原本定于今年年中向预定用户交付,然而同样因为“电池供应不足”,奔驰推迟了交付计划,预计交付将推迟到今年11月以后。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动力电池厂商纷纷开启扩产能模式。今年年初,宁德时代宣布修改在德国建造动力电池工厂的产能计划,从最初设计的产能14gwh,提升至原来的7倍多,达到了98gwh,以此来迎合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4月24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现有产能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推动业务发展、巩固市场地位,拟投资建设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46.24亿元。此前,宁德时代还公布江苏时代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4亿元、总产能10gw)、溧阳动力电池项目(总产能36gw)来逐步释放产能。
动力电池
宁德时代湖西锂电池项目
    5月28日,比亚迪长沙宁乡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在高新区开工建设。此次开工建设的宁乡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一期,总投资50亿元,年产能为20gwh。此次项目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电芯、模组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的制造,将打造华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战略基地。
    除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之外,万向和恒大也发布大动作。3月25日,万向集团旗下万向创新聚能城正式开工。资料显示,总投资680亿元的万向创新聚能城电池和储能项目引进国际领先全自动电池生产线,建成后将形成年产80gwh电池生产能力,相当于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总装机量的1.41倍。
    6月11日,恒大与广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广州南沙区投资1600亿建设三大基地等项目,包括年产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基地和年产50gwh动力电池超级工厂以及配套100万辆整车的电机电控生产基地等。
    综合来看,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其突出特点就是项目规模增大,无论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还是万向、恒大等新秀势力,动辄投资上百亿、产能数十gwh。其次,受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影响,动力电池产能扩张逐渐向高镍三元、软包等高能量密度技术路线发展。而这些新的特点,也引导着动力电池设备企业全面的升级。
 
2
新形势下 动力电池对设备的新要求
    广东省奥瑞特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伟东表示:“动力电池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在给设备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的情况下,动力电池逐步向软包、高镍三元等高能量密度技术路线发展,自然对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搅拌设备为例,动力电池企业就强化了对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一致性要求”。
    某化成设备企业负责人向动力电池网表示,动力电池企业从提升电池安全性出发,提出了定制“开口化成”设备的要求,就是希望通过“开口化成”这样的定制设备的方式,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设备需全面升级
    同时,动力电池企业产能扩张还体现出其要逐步实行大规模生产,也对设备企业的效率、整线交付能力、成本和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家设备企业负责人表示,受动力电池大规模生产和提质降本的影响,其对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动力电池厂商加强了设备的低能耗、绿色环保性能要求。
    综合来看,新一轮扩产能下,动力电池企业主要对设备的安全、便利操作、低能耗、绿色环保以及精度、稳定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期待设备企业加快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等。
 
3
新要求下,设备企业的应对思路
    赢合科技董事长王维东表示,“近年来,国内锂电企业不论在技术上、还是生产规模上都在快速提高和扩张,个别锂电企业技术跟产能都处于世界领先,能继续支撑我们锂电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持续的竞争能力。我认为当前行业的短板还在设备上,主要表现在设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及自动化集成能力较低。”
    无独有偶,奥瑞特总经理赵伟东也表示,目前国内设备企业精密制造(包括超精密加工和制造自动化)的水平还不高,行业精密制造意识还不够,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加强对控制系统、设备自动化的研发,进一步提升设备的“精密制造”水平,推动设备智能升级以适应市场。
    因此,有业内人士提到,“在动力电池产品性能及生产效率提升需求的倒逼下,实现智能制造成为设备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动力电池
实现智能制造大势所趋
    力神发展规划部总经理杨华东认为,设备企业要实现智能制造,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一是设备具有规范的通信标准,实现远程数据收集和传输,远程诊断和维护;二是稳定、可靠性高,确保工厂稳定运行;三是要具备高精度;四是自动化程度提高,减少人员因素影响;五是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但截止目前,能达成这几个要求的设备企业不多。
 
    业内人士指出,应对动力电池厂商对提质降本要求,设备企业应该从以下思路出发:
1、通过一体化设备思路推动生产效率、节能效率的优化;
2、在产品稳定性、可靠性上做持续的改进和提升,降低产品宕机率,降低售后成本;
3、形成规模化、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思路;
4、在不改变工艺的前提下更改生产方式方法等。
 
    动力电池制造工艺的复杂特性,使其所需设备种类众多,但单一的设备市场空间有限。由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企业若局限于单一锂电设备,其发展或将遭受行业空间限制。另外,由于锂电设备制造会产生固定成本和研发费用,因此通过扩张增大规模,有利于分摊固定成本和研发费用,使得单台设备分摊的成本和费用降低,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出于扩规模、降成本的需求,许多锂电池设备企业纷纷跳出单一锂电设备的经营模式,而采取外延扩张谋求发展。如先导智能的产品沿着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拓展,横向从薄膜电容器到锂电池和3c和光伏,纵向从锂电池产线的前端到中端到后端继而到总线总包。天蓝智能负责人也表示,在专注于圆柱电池设备市场的同时会切入半导体设备领域。
动力电池
先导智能积极拓展自身产品线
    同时,出于对动力电池一致性、稳定性要求的考量,部分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兼并加速设备整线化进程来应对,如科恒股份3月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合计11亿元购买誉辰自动化及诚捷智能的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6.58亿元。
    据了解,誉辰自动化主要为下游动力电池厂商提供包蓝膜机、入壳机等中后段设备,诚捷智能为下游动力电池厂商提供专业制片卷绕设备等中段设备,两家公司客户包括catl、亿纬锂能、比亚迪等,此次交易有助于科恒股份进一步打通锂电设备产业链。
    总体而言,面对动力电池厂商新一轮扩产能对设备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大多数的企业都将采取提升设备精密性和自动化水平的智能制造道路;同时,也有部分企业通过兼并打通设备产业链,加速设备整线化的进程。而最终的成效如何,值得期待。
 
为您推荐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网站地图